公孙敖就给他自我介绍了一下,报上了自己的姓名。
刚才李时珍一直在帮忙给霍善出算术题,这会儿他还没回去钻研医理来着,听到这名字后马上反应过来了:【公孙敖啊,还是让他别打仗了吧……】
霍善不解,问李时珍为什么。
李时珍就把公孙敖的丰功伟绩给霍善讲了,这人当年因为从大长公主手里救过卫青而入了刘彻的眼,给过他许多表现机会,可惜他唯有最初几年跟着卫青去打仗时封过一次侯,别的时候基本都得出事。
丢了侯爵还是其次,细究起来光是打出“当斩”结局的次数就足有三次之多!
其中前两次都花重金赎为庶人,最后一次大抵是觉得自己没啥希望了,又或者是当时卫青已死没法凑钱给赎死罪了,只能诈死逃亡……
这战绩,着实是卫霍都带不动的典范啊。
反正忙来忙去最后还是啥也没有,要不早点改行干点别的吧,对自己好,对士兵们也好。
霍善听着李时珍的介绍,看向公孙敖的目光顿时变得怪怪的。
带不动!
舅公好累!
公孙敖:?
这小孩看他的眼神是怎么回事。
好在霍善马上就不是三岁小孩了,知道不是什么话都能随随便便往外讲的,所以他没有马上针对公孙敖适不适合打仗这件事发表高见。
只是对待公孙敖便没有对卫青他们热情了。
刘彻也没在意他对公孙敖热不热情,而是问起他怎么考起大人来了。
这学堂不是说建给小孩的吗?
霍善就把其中缘由讲给刘彻听,这就跟检阅军队一样,检阅的不是将军而是士兵!但是士兵展现出来的训练成果,自然能体现将军的练兵水平。
刘彻乐道:“这么说来当父母的还成兵卒了。”说着他的眼神瞅向旁边的霍去病,又问霍善,“那你怎么不让你阿父上?”
霍善自然又把应试条件讲给刘彻听,倘若本来就会的人也来答这么简单的考题,那不是欺负人吗?考试最要紧的就是要公平公正!
刘彻道:“你于考试这件事上倒是颇有心得。”
霍善骄傲地道:“那是当然!”
他可是掌握千年科举发展历程的人!
要是有不懂的,他还可以现场问李时珍。